Translate

知足常樂,凡事感恩;難得糊塗,樂在其中。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香遊 2015(五)家住公共屋邨


在公共屋邨長大是許多香江人的成長回憶。昔日香江生活不富裕,因此三代同堂,一家大小窩在一起生活的模式並不陌生。那些年,大家不會談論什麼個人私懚又或追求更多的生活空間,只要能夠找得片瓦悽身已經是很不錯的生活了。

因著種種的原因,小時候的叮噹與家人常常搬家,一家七口曾入住農場、木屋、石屋、分租房間和私人樓宇,可以說是家無穩定的居所,後來父親成功申請了香江房屋協會轄下的出租房屋,生活才安定下來。猜想不到,轉眼間一家人入住公營房屋已經三十八年了。

 
父母居住的祖堯邨
 
 
偶然碰上電台在邨內拍攝宣傳社區服務的短片

留港期間,叮噹和大熊常常回到父母居住的祖堯邨。雖然大部份的屋邨家庭,子女們已經遷出,只留下父母居住在單位內,可是公共屋邨永遠是大家的美好回憶,因為它記載了我們的童年點滴。

 
屋邨夜色
 
屋邨內的泳池,遠眺是葵涌貨櫃碼頭
 
中秋前的月色
 
屋邨內的中秋佈置

公共屋邨另一個特色就是單位內沒有統一的間隔,因此入住家庭可按自己的需要而設計睡房和客廳的位置,這亦讓住戶有更大的靈活性來安排自己的生活空間。今天父母的單位仍然保留著昔日的面貌,跟從前沒有兩樣,一份暖暖的舊情依然在屋內流轉,讓人想起了很多與家人一起生活的陳年往事。

 
家中一角
  
  
 好朋友小薇到訪留影
 
大熊與小楠在玩耍

長者生活在公共屋邨,沒有太多的娛樂,清晨上茶樓嘆其一盅兩件,下午到邨內公園做運動,又或坐下來聊聊天便是老人家的生活了。爸爸媽媽身體健壯,除了每天運動以外,堅持天天為家人的肚腹忙碌,在厨房內忙著做菜也是媽媽的最大使命。作為女兒看見母親消瘦,一直胖不起來,少不免苦口婆心勸導她減少料理家務,多多休息,可是媽媽還是放不下照顧家庭的重任。

 
家人一起晚膳
媽媽秘製的羅漢果茶
 
大熊與爸爸在看電影
 
 
媽媽做的健康菜餚
 
飯後大家在休息

近幾年來,叮噹不得不放下她的意見,因為明白了做菜煮飯就是媽媽的生活樂趣,女兒也不好多作干預,只好讓母親選擇她喜歡的生活就是了。或許時常能親嚐母親的厨藝就是兒女們最大的福氣。母親大人何嘗不是呢?能為家人做菜便是媽媽送給孩子們的美好祝福,因為這就是當媽媽的偉大心腸了。


媽媽,你做的菜既健康又美味,
感謝你為了照顧我們四姊弟妹所付出的劬勞。
大熊和叮噹想念阿媽,我們愛您!



待續……


祖堯邨小資料:

祖堯邨(Cho Yiu Chuen)位於新界葵涌荔景山,全邨依山而建,是香港七十年代興建的公共屋邨之一。祖堯邨之名是紀念於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去世的香港房屋協會始創會員之一的關祖堯爵士(Sir Cho yiu Kwan)。

祖堯邨是房屋協會(簡稱房協)第三個自資興建的屋邨,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可惜後期的工程因財政問題而須向銀行貸款。屋邨興建期間亦曾因地盤開拓,地基沉箱及上蓋的工程進展緩慢而延誤了樓宇交收的日期。大廈的單位雖然內部裝修未達房協的標準,不過因為工程已經拖延多時,房協不得不勉強接收單位。

祖堯邨佔地18.35公頃,以市鎮的概念設計。在完善的規劃下,高密度的住宅大廈圍繞著低密度的商場中心是屋邨設計的一大特色。園林式廣場中心包括了店鋪、街市檔位、酒樓、青少年中心、診所、學校、運動場、娛樂及休閒設施等等均設於屋邨的中心位置,使居民易於到達。

園林式廣場中心

在建築規劃上,祖堯邨的設計概念是以不同的層次創造出更多的開放空間,所以地盤覆蓋率只有25%。然而最大的開放空間就是運用於社區設施上,藉此提升居住環境質素,令居民生活在寬敞和舒適的環境中。

邨內八座住宅大樓共分三期興建而成,分別是第一期(啟真樓、啟光樓及啟廉樓)於一九七七年初落成,第二期(啟恆樓、啟勉樓、啟謙樓及松齡舍)於一九七八至七九年落成及第三期(啟敬樓)於一九八一年落成。

八座住宅樓宇的高度分別是三至三十八層不等,樓高三層的松齡舍是房協首座獨立式的長者單位大廈,更設有舍監一職照顧住客之需要和安排活動。樓高三十八層的啟敬樓曾是香港及全球最高的公營房屋大廈。全邨十九幢樓宇均散佈於不同高度的平臺上,高低錯落有致,與毗鄰的荔景山互相呼應,製造獨特的視覺效果。

  
樓高三層的松齡舍和樓高三十八層的啟敬樓


邨內第一期樓宇採用了傳統香港公屋的中央走廊式及露臺式走廊設計,第二及三期的設計則比較特別,建築師採用了英國的舊式公營房屋(Council flats)和新加坡舊式組屋常見的錯層式及一梯兩伙為一個單元的設計。此外,開放式的大堂亦加強了天然通風和採光的效果。

錯層式及一梯兩伙為一個單元的設計

一梯兩伙的設計是為了加強鄰里守望相助的精神,以減低罪案的發生。錯層式的設計則有助減省大廈建築成本及日後大廈設施運作成本,可惜缺點是每三層才設有一個升降機大堂,居民要途經九曲十三彎的走廊和樓梯才能抵達家門,對於弱勢社群人士帶來不便。

時至今天,錯層式的設計已不符合傷殘人士通道的設計要求,因此它已漸漸淡出全球公營房屋的設計舞台。不過祖堯邨憑藉多項獨特設計,於一九八一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祖堯邨短片


香港房屋協會小資料:

香港房屋協會(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簡稱房協是一個獨立的房屋發展機構,於一九四八年成立,並在一九五一年正式註冊成為法定機構。由於房屋協會是一個非牟利的志願機構,旨在解決低下階層的住屋問題,故此獲政府以低價撥地來興建租住房屋。

房協的出租屋邨,大致可細分為以下幾種:

(一) 廉租屋邨是房協屋邨中的主要種類,如大坑勵德邨和沙田乙明邨等等。申請入住條件與早年屋宇建設委員會轄下的屋邨申請資格差不多,以月薪四百元或以上人士為其入住的對象,這亦和後來房屋委員會屋邨入住的資格大致相同。

(二) 工人住宅是早年房協在某些工業區興建的住宅大廈,如荃灣四季大廈和牛頭角花園大廈第一期。旨在給工人提供租住單位。

(三)低級公務員宿舍是早於一九五七年,政府為了解決低級公務員的居住問題而向房協訂了一千多個住宅,由政府內部招租,再由房協審批入住資格,如筲箕灣明華大廈A座和香港仔漁光村海港樓。這一種大廈特點是在每一層設置公共設備,分別是公共廚房、公共廁所及公共浴室。

(四)清貧屋邨是早年房協恩恤異常清貧的家庭,針對未有能力申請一個有獨立設施單位之人士興建的屋邨,如啟德邨的啟明樓及德明樓。大廈之設施和低級公務員宿舍一樣,均是公共設備。

(五)郊區出租屋邨主要是安置因清柝而搬遷的居民,如對面海邨及沙頭角邨。

(六)混合發展模式是指屋邨內既有出租用途的大廈,亦有作為「住宅發售計劃」的出售單位。如家維邨及祈德尊新邨。

房協的屋邨名稱一直沒有統一的稱號。早期落成的屋邨大多以所在區域命名,如「啟德區」,後有一些屋邨以「大廈」來稱呼,如「四季大廈」,又有一些以「村」來命名,如「真善美村」,較後期的則以「邨」來統稱,如「勵德邨」。

房協轄下的屋邨,因著出自不同設計師的規劃和設計,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不過屋邨的共同特點就是質料優良,屋邨一般落成三十多年,仍然不用重建。當然房協在屋邨保養的功夫上要求比較嚴謹,如五年粉飾大廈外牆一次、兩年更換一次電線及定期檢查等等措施均可保持屋邨的樓宇結構安全。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6 則留言:

  1. 祖家格局令人有懷舊之感呀!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小草:家裡沒有什麼裝修,所以好有公共屋邨的舊有情懷,謝謝!

      刪除
  2. 叮噹貓,我也是在屋邨長大的,我在彩虹邨.

    回覆刪除
    回覆
    1. Andrew:屋邨長大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彩虹邨是出名的屋邨!!

      刪除

歡迎光臨花旗小窩,謝謝你的留言賜教。
如欲以電郵查看回覆,請 √「通知我」 ,謝謝!


請尊重知識版權,嚴禁盜用。如欲引用小窩的文章和照片,務請列明出處,敬希垂注。